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8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972篇
林业   1607篇
农学   790篇
基础科学   616篇
  1721篇
综合类   5016篇
农作物   773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686篇
园艺   386篇
植物保护   65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575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利用RAPD标记评价桃种间杂交一代群体的分离方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毛桃2-7(Prunus persica)、山桃白山碧桃(Prunus davidiana)以及两者的F_1代为试材,对RAPD标记的分离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PD标记在F_1代呈3种分离方式:孟德尔分离、偏离孟德尔分离规律、异常分离。3种分离位点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分别为:80%、240,14%、42,6%、18。呈孟德尔分离的情况有:不分离、1:1分离和3:1分离,其中不分离的频率为64%。并对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和异常分离的RAPD标记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可为该群体是否适合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评价及进一步利用该群体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2.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3.
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为典型实例,概述了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依据流域内各类型区在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了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以及确定各区主要发展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动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44.
何健  冯光德 《中国家禽》2004,26(4):13-15
试验比较了不同氨基酸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将320只1日龄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80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四种日粮(按四种氨基酸模式配制),试验期21天。结果表明:日粮的氨基酸模式为Lys∶Met∶Trp∶Thr=100∶45∶21∶62时,其2周和3周体重高于其它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F/G和血清尿酸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45.
基于GIS的祁连山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环境下 ,将祁连山区DEM图和坡向图分别同植被图叠加 ,分析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用定量分析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程序Fragstats计算景观和各景观组分的相关指数 ,分析其连通性、完整性、破碎化程度及聚集程度。结果表明 :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分布受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影响非常明显。各景观组分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破碎化程度也很不均衡。草地是研究区面积最大、连通性和完整性最好的景观组分 ;青海云杉林呈斑块状或带状分布在阴坡和半阴坡 ,形状最为不规则 ,平均斑块面积小且距离近 ,易受干扰而发生重大变化 ;宜林地和祁连圆柏林相对于农田、疏林地有较强的扩张特征 ;而杨类阔叶林各斑块间相隔距离大 ,斑块之间的邻接性差 ,破碎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6.
Johnson  Chris J.  Boyce  Mark S.  Mulders  Robert  Gunn  Anne  Gau  Rob J.  Cluff  H. Dean  Case  Ray L. 《Landscape Ecology》2004,19(8):869-882
Multiscale analyses are widely employed for wildlife-habitat studies. In most cases, however, each scale is considered discrete and little emphasis is placed on incorporating or measuring the responses of wildlife to resources across multiple scales. We modeled the responses of three Arctic wildlife species to vegetative resources distributed at two spatial scales: patches and collections of patches aggregated across a regional area. We defined a patch as a single or homogeneous collection of pixels representing 1 of 10 unique vegetation types. We employed a spatial pattern technique, three-term local quadrat variance, to quantify the distribution of patches at a larger regional scale. We used the distance at which the variance for each of 10 vegetation types peaked to define a moving window for calculating the density of patches. When measures of vegetation patch and density were applied to resource selection functions, the most parsimonious models for wolves and grizzly bears included covariates recorded at both scales. Seasonal resource selection by caribou was best described using a model consisting of only regional scale covariat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 some species and environments simple patch-scale models may not capture the full range of spatial variation in resources to which wildlife may respond. For mobile animals that range across heterogeneous areas we recommend selection models that integrate resources occurring at a number of spatial scales. Patch density is a simple technique for representing such higher-order spatial patterns.  相似文献   
47.
为提高当归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田间抽样的准确度,用7种聚集指标判断了当归茎线虫病的田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当归茎线虫病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其中奈曼分布(核心分布)的适合率为100%,嵌纹分布(负二项分布)的适合率为77.8%.理论抽样数量约820株.4种抽样方法差异均不显著,在保证抽样数量合理的情况下,4种方法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48.
植物化感作用影响因素的再认识   总被引:23,自引:13,他引:23  
黄高宝  柴强  黄鹏 《草业学报》2005,14(2):16-22
土壤养分、酶、微生物、本底特性,根茬还田、水分、植物根系、种植体系和种植模式与化感作用的互作关系,表明这些因子可通过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微生物种群结构、土壤酶活性和化感物质浓度的影响而对化感作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可为通过化感作用途径构建高效农田生态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9.
巴雷  王德利  高莹 《草业学报》2005,14(5):111-116
芦苇是松嫩草地优势种羊草的主要伴生种,两者常常形成物种组成比较单一的混生群落或者与其他物种组成羊草 杂类草群落.选择羊草 芦苇混生群落,羊草群落和芦苇群落的交错区进行羊草、芦苇单物种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羊草和芦苇均是以集聚分布的形式存在;2)羊草在混生群落中的格局强度小于交错区中的格局强度,芦苇在2种类型群落中的格局强度没有显著差异;3)除了考虑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外,混生群落种内、种间竞争也是影响羊草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主要因素,交错区中,环境异质性和种间竞争是影响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重要因子;4)芦苇在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格局强度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判定芦苇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主要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生物量的分布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高寒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地下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和地上生物量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的范围内,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植物根系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植物群落组成中,莎草和禾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杂类草则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向;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总地上生物量远低于地下生物量,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则相差较小,特别是在极度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